

EMBA名师讲堂:张耀辉教授的《领导者的宏观管理能力》课程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4-13 点击次数:4281
EMBA名师讲堂:
张耀辉教授的《领导者的宏观管理能力》课程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EMBA是侧重于高级人员工商管理的教程,因此,培养领导者的宏观管理能力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张耀辉教授相关学识丰富,共出版学术著作十几种,论文近百篇,对企业家群体进化有独到的研究。他所主持的创业实验室用创新与创意、创业管理和创业模拟训练来完成学生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创兴能力的培养,在提升领导者的宏观管理能力上有独到的见解。
张耀辉教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领导者的气度”的宏观理念:我们经常会觉得邓小平有水平,据说他每周都有六次娱乐,打麻将和桥牌,抽烟在国内有名。近100年的中国,能够让中国人感到有点说话地位的还不是他,而他说出来话却非常令人感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热爱我的祖国”,他连党都没有讲,这种人格魅力非常了得。这样的表面上什么也没干,甚至书读的书都很少,但是却每每让人们谈及他就有一种敬重。相反,一些领导人举轻若重,动不动就跑到基层访贫问苦,什么事都亲历亲为,他或是不会当领导,或是让人感觉这是在优秀,无非是一种愚民的策略。并提出“为什么他能如此有效率?”的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堂上探讨。
张教授把课程具体分为几个层面:首先宏观管理能力是事业的基石,没有任何岗位不需要管理,甚至管理就是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岗位不需要宏观管理能力,甚至是一个家长,然后从生活的管理上升到职业生涯管理最终上升到高层的管理;其次宏观管理能力是不同层次管理者都要具备的能力,业务技能、人际技能以及概念技能三大技能缺一不可,但是不同层次技能重心不同;再次大局意识和长远思维的重要性,大局意识着重整体利益,并以此把“赢”拆分成五部分解释相关含义,亡代表危机意识、月代表身体与耐力、凡代表心态、贝代表钱财、口代表思考,而长远思维则给予一个信念,以逸待劳,从某种意义上说,机会是等来的,图谋长久,不计较一时得失;最后是认识规律的欲望和能力、提高警觉性以及宏观管理者的角色,要懂得提炼和总结,比其他人员了解更多的工作规律,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别人优化后的做法概括成规程,并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或预警者,成绩容易让人麻痹,居安思危应该是一种公司的管理导向。
张教授在课堂中经常采用提问的形式和学员探讨问题,比如提出领导者的效率问题,有学生提出“如果我是CEO可以这样做,但我是小组长,我举重若轻,谁干活?”随后张教授对此观点引出管理学中的层级原理:不同层级有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管理能力一共包括三种,第一种是业务技能,比如能够管理好流程,管好帐目,管好仓库,做好秘书;第二种技能叫人际交流技能,沟通能力,谈判能力,新闻发布能力以及亲和力;第三种是概念技能,就是概括能力、抽象总结能力、高瞻远瞩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按层次分布,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比例最高,人际交往技能次之,但概念技能仍然也是需要的;中层管理人员三个能力分布均衡,人际技能为重心;高层管理人员概念技能要求高,人际交往技能次之,业务技能也不能为零。这种以问答的形式来教学,不仅扩散了学员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也使得随后的理论引入更加自然和提升关注度。
记者:张路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