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智能化,挖掘企业持续发展新潜能――暨南大学EMBA知行团走近浙商(二)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4-29 点击次数:2002
产业智能化,挖掘企业持续发展新潜能
——暨南大学EMBA知行团走近浙商(二)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许多企业也渐步走出了低谷,如何抓住经济复苏的机遇,重新开拓市场?暨南大学EMBA知行团借着EMBA浙江移动课堂的机会走进了位于山清水秀的桐庐县的中艺花边集团参观考察,看看浙江的制造型企业在产能与需求的矛盾开始展现的时候如何把握机会。
2010级浙江班同学桐庐县经贸局局长孙峰民同学与中艺花边集团的两位负责人热情得接待了我们。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艺的花边制造车间,制造企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为主,在中艺偌大的车间却只见到为数不多的女工在操作机器,同学们带着疑惑进入到会议室。在中艺集团的会议室我们首先看了桐庐县的宣传片。孙峰民同学也给大家介绍了桐庐县的经济现状,欢迎大家到桐庐旅游发展,同时也给广州班的同学们“下达”了任务:将桐庐的美景带回广州。接着中艺集团的负责人给我们播放了企业的宣传片并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中艺公司领导层针对当前企业、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仔细的调研和行业产能的分析,充分认识到: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要融入世界的经济大潮,就必须加大力度,对传统的产业生产进行智能化改造,只有通过智能化改造,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最终达到社会、企业、员工的“三赢”效益。为此集团公司聚资1000万元,对传统的花边生产设备进行了淘汰升级,尤其是电脑绣花机的升级改造,为企业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截2010年10月止,电脑绣花机车间,已更换和改造绣花机240台,改造升级后绩效显著:生产力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用工紧张局面也得到了有效缓解,再是为企业的后续发展上,提供了作业厂房,由于新旧设备的换置,在不影响当前产业产量的情况下,厂房腾空率得到了进一步增加,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产业智能化使企业获益,同时也挖掘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潜能。
广州班与浙江班的企业家同学们这两个不同地域的商人,都具有各自独有的经营模式、理念和行为特征,但是通过四天的课程交流以及企业参观大家的思维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情谊陡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地企业家们相聚杭州,只因大家同为暨南人,这份共同的感情将珍藏于同学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