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020—85220049
020—85220050
新闻动态

从两会透视中国未来经济走势――20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点击次数:3987

从两会透视中国未来经济走势

——20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经济未来面对的挑战 ,分别是中等收入陷阱、资源和能源的约束以及人口老龄化。”

                                                                                                                                                             ——何帆

 

2011年,迎来了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面临着经济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相互交织,中国宏观经济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

2011416,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华商管理论坛在管院101室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老师为我们解读20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地理解中国经济,理解中国政府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领悟“十二五”规划中的精髓,参悟中央政府采取的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何帆老师解读2011宏观经济政策

2011 年宏观政策将包括许多方面,财政支出继续向改善民生和促进消费方面倾斜;个人税收改革和社会救助保障机制,有助于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消费能力;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正在审议;物价稳定是今年工作首要任务,预计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当前紧缩的趋势;短期内货币政策仍有收紧空间,并预计未来数月央行将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政策则继续从紧,特别强调保障房、问责制。”就2011年的两会政府的工作报告,何帆老师首先表明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随后,何帆老师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了前瞻行的研究。他认为,“十二五”的规划着重在调低经济增长率,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体表现在约束性指标增多,集中在民生环保方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二五”规划的突出亮点之一;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政府将扩大投资范围,以提高生产率和可持续增长。

                            同学们都凝神倾听

至于从各省的计划安排看,何帆老师认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增速显著放缓,东部的回调较西部更为明显。 他强调,东部发达地区明显淡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东北和西部地区则继续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强调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和边疆省份通过建设能源通道、自由贸易区等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跨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各地方政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赴境外资源开发与并购的力度。一些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省份计划建设出口基地及境外生产基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及建设城际交通枢纽、打造主体功能区和经济圈等来巩固其优势。

从两会的各种情况来看,何帆老师总结了中国经济未来面对的挑战 ,分别是中等收入陷阱、资源和能源的约束以及人口老龄化。何帆老师指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尤其成功与失败之处,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值得我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最后,何帆老师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中西部地区将出现大跃进;中国将面临最后一次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机会;地方财政赤字和银行坏债可能在未来爆发;新一轮技术革命近在眼前;中国将出现一批全球性企业;中国将成为全球大国,但不足以挑战美国霸权地位。

 

撰稿:谭雪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