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满足于“拿来主义”―全球化时代中国商学院的使命-主论坛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6-23 点击次数:2042
李院长从中国商科的起源追溯,探讨中国商学院在商海沉浮中逐渐成长壮大的历程,科学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商科与西方商科的渊源关系,认为中国商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商科教育的专业设置、知识理论体系、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体系的影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商科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还未形成。而主要原因,是在于缺乏本土化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管理实践理论的支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内领先的商学院与国际知名商学院开展了大量的国际交流合作,无论在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学生交流还是跨国合作办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仔细分析发现,这种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只是单向的模式,只是我们一味地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MBA发展的知识理念。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商学院如何发展,才能与世界接轨?才能真正让中国商学院中的MBA或EMBA教育的使命发扬光大?已成为中国商学院未来发展中必须深思的问题。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5000万海外华人活跃在五洲四海的商业世界,当中国企业家的身影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商学院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拿来主义”的教育模式上,而应积极地探索中国商学院教育发展模式。首先,必须逐步建立起基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华人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并且在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有效地传播。其次,应该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培养优秀的全球管理者。第三,中国商学院培养的人才,还应服务于那些同中国一样高速成长的经济体或者待开发的经济体,中国的经验教训能成为他们有效的借鉴。这些都应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学院必须承担的发展使命,其实这一使命与MBA教育先贤们办学理念的初衷如出一辙。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暨南人正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信念,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完善着商学院的发展理念,承担着商学院的发展使命,紧紧抓住商学院发展的时代新契机,为四海一家的伟大华商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撰稿人:闻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