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第十二届MBA发展论坛人物专访-上海外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书记 陈国强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7-01  点击次数:2426

2011618上午十一时许,第十二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主论坛在白云国际会展中心岭南大会堂落下帷幕。在会堂门口,上海外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书记陈国强先生接受了我们的访问。

    陈国强先生首先就中国MBA教育的本土化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本土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正当其时,经过二十多年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MBA教育也应该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进而引领世界MBA教育的潮流。这一要求的提出是与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匹配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就带来了对于中国教育的反思,中国MBA教育如何引领世界潮流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一问题关涉的首要因素就是对于MBA教育的定位问题,有些教育工作者把MBA教育看做摇钱树,这实在是一种偏见。中国MBA教育应就自身建设开展思考,需要的是大量开拓性的、扎扎实实的工作。

    对此,陈国强先生介绍了自己就职的上海外贸大学MBA教育的特点与优势。上海外贸大学对于自己的定位是打造全球跨国企业的摇篮。作为外经贸部的直属院校,上海外贸大学于去年正式建校50周年。在这50年当中,学校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陈国强先生认为这与学校对自己办学方向的明确有关。

    他认为MBA人才的培养应该走与企业相结合的路子,MBA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不能搞学院派,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中国的MBA教育应该更注重案例教育,一味的书本知识灌输而不会转化只会造就空头理论家。正如吃梨子,梨子甜不甜,吃的过程才最重要。从老师这一方面讲,处于互联网时代,各种资讯、信息日益膨胀,老师能教给学生的就是他们在企业工作经历,他们在工作中的挫折与收获。“企业才是活生生的案例”。所以,与企业、市场的需要相结合才是中国MBA教育的题中之义。

 

 

                                          采访/撰稿:李英杰


上海外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书记 陈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