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另类解读企业“问题门”:企业诚信危机源于商业伦理缺失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17 点击次数:1498
高铁安全事故、洋家具造假、衣服面料被爆出含有毒致癌的物质,现磨豆浆原是冲调“山寨品”等此类问题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而当企业被卷入造假与安全事故漩涡时,其公众形象便可能轰然崩塌。当各类“问题门”接踵而至,企业诚信便如多米诺骨牌般轮番倒下。
“众多企业频繁爆发出各种问题,制度管理只是浅层次的管理,更深层次的是人性的管理。”在多方寻求利用各种制度来治理甚至呼唤重典治理的声音日渐高涨的时候,近日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举行的一场论坛上,稻盛和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却对企业诚信危机事件做了另类解读。
稻盛哲学让日航一年扭亏为盈
8月5日,南方都市报与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联合举办、中国行业公众形象研究中心与暨南大学联合协办的“行业公众形象论坛:稻盛和夫哲学与行业公众形象建设”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举行。尽管稻盛和夫创立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京瓷和日本K D D T ),号称日本管理之圣,但很多中国人认识稻盛和夫是从《活法》一书开始的。“稻盛和夫的书籍与其说是经营哲学,还不如说是人生哲学。”曹岫云认为,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之所以风靡,更多的是在唤醒人性。“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是稻盛和夫哲学的精髓。这话虽然简单,确实做企业最朴实的道理。如果企业家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先考虑这句话,不但不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而且会让企业的公众形象更好,行业公众形象也会水涨船高。”
据曹岫云介绍,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称为四大经营之圣。去年稻盛和夫出任破产重建日航的董事长,一年余时间,日航扭亏为盈创造出1884亿日元年度利润的成绩。而稻盛和夫的成功秘诀极其简单,就是让日航全体员工接受他的哲学,实践他的阿米巴经营方式。
因宣告破产,日航的规模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销售额缩小到前一年的四分之三,然而却取得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高额利润。据悉,日航去年年度销售额是13622万亿日元(折合约1000亿元人民币),利润是1884亿日元(折合约14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超过了10%。无论是利润还是利润率都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的最高数字。
企业应倡导“严肃克己”哲学
据介绍,在稻盛和夫看来,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用上述三要素的乘积表示。企业经营差异巨大,有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人却怎么也不见起色。如此大的差别究竟从何而来?公式中的几个要素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仅仅是能力和热情相乘,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差别。
据曹岫云介绍,企业经营成败最重要的因素是热情和能力的乘积再与“思维方式”相乘。稻盛和夫曾说过,所谓思维方式就是哲学,也可以叫人生观、判断基准、人心中抱有的思想、人所持有的价值观。从恶的“思维方式”到善的“思维方式”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幅度。如果偏激地看社会,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就索性做小偷、做强盗。那么这个人越是有能力、越是有热情,就越会成为大恶巨恶。所谓黑社会头子,就是如此。“持有的‘思维方式’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会迥然不同。就是说,‘能力’、‘热情’的幅度都是从0分到100分,而思维方式的范围是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曹岫云转述稻盛和夫的观点,在稻盛和夫曾创办的两个企业中,他运用的是约束自身行为的规范,非常克己的信念。比如“贯彻完美主义”、“持续脚踏实地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绝境”、“有言实行”、“持有渗入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认为已经不行时才是工作的开端”、“成功之前不言放弃”等等,都要求严格自律的生活态度。
稻盛和夫曾表示,这样对员工做解释,当经营者向员工提倡这种严格律己的哲学时,可能仍会招致员工的抵触:“为什么要强迫接受如此严格的哲学?”“每当这个时候,经营者就要堂堂正正地说服大家:我不想把我们的公司办成平庸的企业,而要办成值得大家自豪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因此,我才会在企业里推行严肃的、克己的哲学,与大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如果不做这样的说明,相信员工们很难接受这种哲学。”
诚信危机始于商业伦理缺失
“众多企业频繁爆发出各种问题,制度管理只是浅层次的管理,更深层次的是人性的管理。”稻盛和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指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各种“问题门”的时候,单纯靠制度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因为这是商业伦理缺失的问题,也是企业家人性丧失的问题,只有唤醒人性,激发人本善的良性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敬天爱人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汇聚了东方管理智慧,”曹岫云表示。
稻盛和夫亦在演讲中提过,在中国,乳制品巨头三鹿集团因发生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这个事件在日本也有报道。
这样的事例,起因都是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例如,为了获利,“这种程度的违规没有关系吧”,将公司内的规范规则稍稍扭曲,结果行通了。于是“稍进一步的违规也没问题吧”,规范规则更抛在一边。这样企业或者产品就会发生问题,如果将问题公开,企业可能蒙受巨大损失。于是采取“不如实公布,沉默以对”的态度。而由于内部告发、问题暴露时,企业又出面掩饰,做假报告等等。结果舆论谴责企业说谎骗人、掩盖真相,事态越加复杂,最终导致企业崩溃。
在维权律师陈柏荣看来,中国目前当下面临三大危机都值得企业反思,而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也是很好的借鉴榜样。他指出,第一个危机叫做产品质量危机,第二个危机是劳工者的保护危机,第三个危机是环境保护的危机。
“稻盛和夫哲学对这三个危机都有借鉴意义。中国企业经过三十年高峰发展走到今天,我们企业界,包括企业家,已经有非常多的反思,我们企业在寻找一种方向,中国企业的魂魄在哪里呢?我想稻盛和夫哲学会给中国企业家一个答案。但是这个哲学思想怎样更好和中国实践相结合起来,我在这里想谈到的就是企业社会责任。”
陈柏荣进一步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非常广泛,不过其发展历程就包括这三个危机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一个是商业保护的阶段,第二个是劳工保护的阶段,第三个是环境保护阶段,这三个历史发展轨迹就是整个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公众所强调的中国企业形象怎样在背景下重建,把企业责任和中国社会责任实践以及稻盛和夫哲学相结合起来,中国企业家一定能找到最好的方向和支撑点。
链接
稻盛和夫
著名企业家、哲学家,畅销书《活法》作者。27岁时曾创办“京都陶瓷”公司(现为“京瓷”),52岁创办电信公司“第二电电(英文缩写为D D I,是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 D D I的前身之一),这两家均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79岁时出任频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不到一年的时间,即让日航成为全球赢利性最高的航空公司。稻盛和夫由于在经营领域的成就,被称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
稻盛和夫形成了独特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手法被称为“阿米巴式经营法”。其著作《活法》、《干法》等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稻盛先生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注重社会责任,其创办的“京都赏”被称为亚洲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尤其是他创办的“盛和塾”,更成为全球管理者学习的最重要组织之一。
盛和塾
1983年京都一部分青年企业家希望稻盛先生向他们传授经营知识和经营思想,自发组织了“盛友塾”,不久改名为“盛和塾”。现在“盛和塾”已发展到61个分塾,除日本外,美国、巴西、中国都有了分塾,塾生总数已超过6000名,其中有100多位塾生,他们企业的股票已先后上市。为了更好地在中国推广稻盛哲学,2009年,由稻盛和夫先生提议、直接投资,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中日合资的非盈利公益组织“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同时担任名誉董事长。广州盛和塾企业经营研究中心同样作为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由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的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
南都记者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