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浪潮中坚守的70后――访暨南大学EMBA11(3)班同学、广东东方思维科技有限公司副书记 何晓光

发布人:韩双蔚 发布时间:2012-09-29  点击次数:1177


 

 

70后是在197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在我们印象中,70后比较中规中矩,秉承着中国的传统思想。他们出生的时候,社会的信仰和理想处于崩坍和重组状态,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带着时代的迷茫和历史的责任,70后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父辈们失去的社会价值,他们渴望成功,总是希望通过努力进步来弥补上代人所没能得到的价值体现。

何晓光就是成长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的70后,热爱国学、温文尔雅,谈话中爱用成语来表达。在职场上辗转奋斗二十年,他一路坚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如今,他淡然地说:“我们70后这一代相对幸福。”他用20年的时光,跟我们讲述了一个“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的故事。

谈工作:“我的职业理念是企业忠诚度。”

从业20年来,何晓光只换过三次单位,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十年换一个单位。”在市场经济,人才自然流动的今天,如此老实地待在同一个地方,多少让人有点吃惊。他直言自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我个性上喜欢接触新事物,而另一方面我的职业理念是对企业必须有忠诚度。”

何晓光是2011年六月份来到广东东方思维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一职。工科出身的他第一份工作是搞技术,随后换过几个岗位,步步向前。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便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惰性,于是每一次转变都是一个挑战,要付出巨大的勇气。他认为,每一次的转变首先要有一个“说服”的理由,一个能说服自己,也能说服别人的理由,“你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人们首先都是一个问号:你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地方?不可能是一个叹号或一个句号。”这次的转变,是他自己争取得来的,原来公司体制转换成为他转变的一个契机,加上良好的表现得到领导推荐,加入广东东方思维科技有限公司成了“非常自然”的一个过程。

转变是一种挑战,新的工作也给他带来压力。党支部副书记是一个全新的岗位,而广东东方思维科技有限公司在遵循国企的管理模式之下,十分注重市场竞争,公司的工作氛围是“分职不分家”。身为一名副书记,除了曾负责行政、人事、审计方面的工作,他还承担了经营管理的责任。在公司和自身双重要求下,他报读了EMBA课程,希望通过学习,对20年的工作有一个总结,归纳,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谈学习:“我不舍得落下一堂课。”

繁忙的工作,温馨的家庭,兼顾这两方面已经很难得了。而重新投入学习,时间上必然有所冲突。尽管如此,在这一年的学习时间里,何晓光从未落下一堂课,“我舍不得”。在课堂上,老师有理论知识,而各行各业的同学都有着自己的真枪实弹的经营经验,各种思想之间的讨论、碰撞,都让他“欲罢不能”。

EMBA众多已经上过的课程中,他谈到了国学,准确讲应该是哲学,“也许它最没直接作用,但哲学是统领其他科学的学科”。所以,他认为国学能帮助自己在价值观混乱的今天抓住大方向,遇大事不糊涂。名师授课,精英课堂,满意之余,在商言商的他,希望有更多纯粹搞学术的老师授课。根据他报读EMBA的初衷,他认为目的已经达到。

收获知识的同时,重回校园让他结识了一群同窗好友。在新的一轮班委选举中,他“被选举”为生活委员,说到这,虽然有点无奈,但他笑得很开怀。“我们班的气氛好极了,感谢班主任的负责”,每个月,除了一些课程的课外活动,他们班还会举办生日party,大家都踊跃参与,不用他这位生活委员操心。

谈寄望:“希望我们能一起坚守自我。”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市场化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越发复杂,不合理的事情也突现。为了不被社会淘汰,人人锻造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对于何晓光来说,生存之道便是“坚守”。尽管有过挣扎,有过牺牲,有过痛苦甚至煎熬,他还是能在纷扰的大潮中坚守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守护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你们这一代面临的环境远比我们要复杂,竞争也更加激烈,我很担心,希望我们能一起坚守下去。”这就是他作为一名70后对后辈的勉励,同时这样要求自己,正如他的座右铭“仁者无忧,道法自然”。由于心怀仁慈,不为一己之私利而患得患失、甚至机关算尽,他看上去也比同年人要年轻且有亲和力。   

正值暨南大学EMBA十周年来临之际,他寄语:“希望暨南大学能够孕育出更多的商界奇才。”相比其他高校,暨南大学位于商业氛围浓厚久远的华南商圈腹地,侨校特色又使其与国际商界联系更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它完全有这个实力!”。

 

 

 

 

/崔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