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自我修炼 塑造阳光心态――学习马绍斌教授讲座有感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0-24 点击次数:1427
偶然在微博上读到一段文字: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分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分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人生漫漫,宦海浮沉,如何调整自我心态、提升自我修养、实现自我管理努力做一个有“质量”的人,对于适应社会变迁和人生起伏至关重要。走进暨南大学EMBA大课堂,聆听马绍斌教授关于“阳光心态与快乐工作”的讲座,对“如何管理工作压力”、“阳光心态的具体表现”、“实现快乐工作的三点要领”等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学习,对过去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和体验有了较为系统的总结。理论指导实践,在学习马绍斌教授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体验和认知,本人对如何加强自我修炼、塑造健康的“阳光心态”去面对积极人生有以下几点基本体会:
一、摆正心态,建立“包容、平等”的积极认知
个人认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来自人内心不断的有所“求”——求知识收获、求事业进步、求财富增持。人生本就面临机会与条件并寸、选择与坚守同在的复杂格局,工作中和生活中发生不少事情,有些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惟有懂得感激、感念、感知,保持平和心境面对“予”和“求”,懂得严己宽人、以己达人,顺境时不自满、逆境时不自弃,时时刻刻谦虚谨慎、戒急用忍,积极寻找事物发展规律的主要矛盾,善于以开阔视野、客观审慎、健康积极地态度应对和化解。
二、勤勉修身,培养“出世、慎独”的处事作风
个人以为,人需要通过做好当下的事情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如何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关键在素质和能力,素质靠修炼、能力靠培养。性格养成习惯、习惯养成行为,体现出来的是人的素质。在学习和工作中注意修身以立德、立行、立言,养成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态度,对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见微知著。市场经济是知识竞争的经济,“全球化”要求产业结构迅速转型升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不断创新。为此,人不能大隐于世,应当以“出世”的决心努力迎接挑战和机遇,做事雷厉风行、敢于碰硬、协调和各方利益和关系,努力推动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三、启蒙心智,提升“快乐、阳光”的工作要领
借用马老师的理论,我个人以为提高“快乐工作”的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合理定位,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的起点和轨迹做出合适的定位,不高不可攀、不妄自菲薄,客观评价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取长补短,兼修并蓄,让自己在可预测的范围内健康成长。
二是自我激励。把学习和奋斗作为生命给予自己的一种修行和锤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砥砺心志、淡泊名利,常怀感恩之心、多做施恩之行。
三是懂得满足。欲壑难填,知足常乐。生命中有太多的诱惑和追逐,得之庆也不得之幸也。
简而言之,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知足、感恩、包容、平等,爱自己也爱别人,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理智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淡定也是一种姿态。
2012EMBA(2)班 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