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重返校园,很值得!――访暨南大学EMBA2012(1)班同学、三亚海韵集团董事、总裁 李松海

发布人:韩双蔚 发布时间:2012-10-25  点击次数:1466


李松海,三亚海韵集团董事、总裁,三亚市政协委员,三亚市工商联副主席。20123月份开始攻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EMBA。作为海南省百强企业董事兼总裁的李松海,为什么会继续读EMBA,又为何选择暨南大学,在这里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今天专访了李松海。

 

 

 

 

 

 

 

李松海今天穿着带格子的短袖衬衫,黑色西装裤,显得十分低调、朴素。不高的个子和略微有些发福的身形却丝毫不影响从其眼睛里透露出来的一股精气神。见到我们,李松海笑着和我们打了招呼,寒暄了几句,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交谈中,这位睿智且谦和的男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松海告诉记者,选择到暨南大学读EMBA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学校的名气是他最看重的,暨南大学“百年商科”的招牌正好符合他的要求。其次,三亚地区相对来说文化、教育比较滞后,缺乏与时代前沿理念接轨和创新精神,而广州地区的信息交通则十分发达,往返三亚也较为方便,到这里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开阔下视野。除此之外,重返校园再次寻找和回味当年的时光,也是在商场上经过多年风雨洗礼后的一大考虑。李松海说,校园的生活让我感到年轻有活力,再次充满了激情和斗志。

 

 

 

 

 

 

而在暨南大学的学习也并没有让李松海失望,即使百忙之中还得每个月抽出四天时间从三亚赶到广州,偶尔遇到公司需要做重大决策之时还得请假,但是时间的投入还是值得的。3月到10月只有短短的半年多时间,但是,李松海告诉记者,这里的理论学习还是让他受益匪浅。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集团的董事、总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却还要继续念书学习理论。李松海说,正是因为有了实践的经验,才更是需要理论知识的丰富和不断完善自己。在这里,他找到了如何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和弥补不足,同时很多曾经遇到过的管理上的困境,在通过学习后竟也有一种恍然顿悟之感。

谈到这里,李松海毫不吝啬的夸赞了给他们刚上完课的李海舰老师,“这位老师的课堂真的很有意思,我们是真正可以从他的讲授中得到启示的,印象很深刻”。李松海说,“我们的时间有限,讲究的是效率,如果上课的内容不具有借鉴和实践操作意义,纯粹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我们也不会选择读这个EMBA。”

除了理论上的学习,李松海也十分强调在这里学习的另外一大收获,那就是人脉关系的建立。通过课堂的讨论、课外活动、拓展等等都是同学之间交流的大好机会,而且,在这里交到的朋友同社会上因利益关系结交的朋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同学之前没有利益上的竞争,相对关系会非常纯粹。”李松海谈到,前不久自己还邀请了同学们到三亚去做过客,自己也曾受邀去过四会。他们平常也会受邀参观一些企业,以人为镜,看到自身的不足。

 

 

 

 

 

 

在三亚海韵集团成立以前,李松海是在辽宁的一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工作,因为一次偶然机会,他被调配到海南三亚。而在三亚期间,那里的风光环境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创办一家集房产、旅游、酒店为一体的公司。2002年,在和其他4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之下,三亚海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海南正式成立。经过10年的奋斗,今天的海韵集团已经是一个拥有24家子公司,100多亿资产的大集团,并荣获了“海南省百强企业”“海南地产实力品牌企业”“海南省优秀诚信企业”“海南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等60多项荣誉。李松海坦诚告诉记者,海韵成立初那一段时期,他身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个原本是辽西的小企业,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在刚入海南的时期可以说是危机重重,晚上都睡不好觉。”但是即使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李松海还是坚持下来了,“很多公司的老板不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开始的吗?人家可以办到的,我也可以的。”当然,光满腔的热情还是不够的,李松海说,公司从小到大的历程中,知识、见识、胆识这三个“识”至关重要,因此他认为到暨南大学念EMBA,通过课堂学习、课外交流与讨论也是对知识和见识的再次积累。李松海并不满足与目前的业绩,他还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意等着一步步去实现。

李松海告诉记者,他每天至少有13个小时是在工作中的,因而留给爱人和两个孩子的时间往往就非常的短。当记者谈到他的两个孩子时,李松海微微低了头,有些无奈的说:“我很少有时间可以同儿子、女儿相处,我妻子也同样有自己的事业,子女的教育看管只能交给老师和保姆了。”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够尽职让这个平时自信十足的中年男士无可奈何,他说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要做到家庭事业兼顾还是有一定难度。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向李松海表示了衷心的祝愿,希望这位睿智的男士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更能够拥有幸福的家庭。

采写:张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