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有所成,所以学有所爱-----访暨南大学EMBA2004级同学、家和集团副总裁 张建勋――十周年专访
发布人:韩双蔚 发布时间:2012-11-29 点击次数:1337
看了第三届“翰林杯高尔夫精英赛”暨南大学选拔赛晚宴的微博直播后,张建勋转发并评论:一鸟六帕85杆,今天推杆给力。暨大style应该由胡军校长领舞才对,涵妹妹只会两个动作,没耍两哈子就掉下来了,可惜啦噻!
如此幽默风趣的语言,那般爽朗清透的笑声,这是张建勋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
2004年,张建勋入读暨大EMBA。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他与暨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已经毕业,但张建勋从未离开母校。如今,作为家和集团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的张建勋,还同时担任了暨南大学MBA的校友导师、暨南大学EMBA俱乐部总理事长等职位。
而这次再次回到暨大校园,他是以一名:EMBA学员入学考试的面试官的身份来的。
他说:因为爱,让我去做这一切。爱,可以解释一切。
这份深层的“爱”来自何方呢?是什么,让张建勋对暨大,对暨大的EMBA有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张建勋说:这其中,有作为一名学生,对母校的挚爱;也有母校对于我们学生的关爱。
作为一个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暨大EMBA毕业生,他也“学有所爱”。张建勋在学习期间,就喜欢做笔记。他说:当时我们的课本,是五六本的厚厚的外国教材。除此之外还有老师打印下来的PPT,也是很多的。而我在课下,就喜欢在读了教材的精华部分之外,还会结合老师给的PPT,整合,做出一个笔记本,提炼出有用的东西,并且不断地思考,这个可以怎么运用到我的报纸中去。
果不其然,懂得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张建勋,在暨大EMBA毕业之后,原本就担任南方日报南方楼市版主编的他,于2006年锐意创新、填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报刊空缺,创办了生活服务类媒体《第一消费》,其运营得风生水起,在一时传为中国报界的佳话。
“哈哈,我读书还是读出了一份报纸的。” 带着些许的自豪,张建勋笑哈哈地说到。
对于母校的培养,他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所以,这份爱,才如此持久,如此不渝。回忆起读书时的老师、同学们,那些场景,他依旧历历在目,也津津乐道。
在张建勋的眼中,读书永远不是仅仅局限在学期的时间段的,他说:“任何读书,我都提倡要延续教育、终身教育。”尽管从暨大毕业了,但是不管是回学校打球还是回来当面试官,他认为,这都是另外的一种受教育的方式。而之所以能够继续“受教育”,这与暨大给予学生的关爱是离不开的。
他说,“母校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关爱,这些信任从来没有中断。引用同班同学叶惠全的一句话是:回到两个地方,我感觉是最宁静的,一个是家,另一个,就是暨大。”
“在这里思考,我觉得思绪很透彻,做事情想问题,条理也很清晰。”
他把暨大,比做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比做温暖的港湾,不断地庇护着他们这一群走向社会的人。张建勋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中遇到很大困难的校友企业,暨大的教授们都给予很多关心、关注,无私地给予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确实感觉,暖心窝。
而在今年暨大EMBA十周年华诞之际,张建勋也表示:不管社会上其他院校的EMBA出什么花样,做得多娱乐化,我们暨大只要依旧重视传承教育、分享知识,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就一定会做出中国最好的EMBA教育!
江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