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不只是“三多”――访暨南大学EMBA2011(1)班同学、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部总监 王华
发布人:韩双蔚 发布时间:2012-12-11 点击次数:1380
当管理学院的负责老师挽着她的手,把她介绍给我这位小记者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这位是典型的成功女性----王华女士。”
当EMBA课程班的班长拖着行李箱匆匆从我们身边走过,看到我们在交谈的时候,他还不忘停下脚步,来掺和一句。班长告诉我:王华啊,她就是“三多”。钱多,朋友多,还有……
班长没有再说下去。
可是,“三多”,一多为钱,二多为朋友,那么还差一多呀?
班长脚步匆匆,没有能够在当时总结出来。但却给我抛下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呀,三多,那么还有一多呢?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对于她“钱多不多,朋友多不多”,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我却知道,王华同学的“多”,绝对不仅仅是“三多”。
工科出身,却一步步走上了综合管理的路线,成为了中高层管理人员。王华女士,在我看来,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知性女性。她成功、美丽。而她的“多”,也正是由于她善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减法-----要的不多,得到的却很多。
她幸运吗?也许。
但是,“幸运”,往往是一个成功人士美丽的谦辞。
计较得少,收获得多
“在生活中,一定会有些人不喜欢你。所以你是不可能要求身边所有的人都喜欢你的。”王华女生曾经对十二岁的儿子这么说过。教育孩子的同时,她又何尝不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呢?她说:“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很多时候就会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不要怕别人说,他又不是当事人。如果是想要讨得各方的好,那反而会显得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坚持,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作为一个比较随性的人,王华女士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没有太多地去计较别人对她的看法,没有更多地去关注人家看她的目光。
而这样的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作为合景泰富地产公司的风险控制部负责人,她把握着整个公司的内部运营和控制,监测着公司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作为一个管理高层,她的“不计较”同样显现在工作上。“其实对于那些为了工作而发脾气的人,我是不会责怪她们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呢?情绪,不是不应该带到工作上来吗?难道作为一个管理人员,您不需要尽力地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吗?
对此,王华女士有她独到的见解:“一个员工,他为什么会生气?说明他是真的把感情投入其中了,一个把感情投入工作,用心去做的人,他才会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做好而生气啊!谁没有个脾气呢,是吧。所以对于这些人,我反而觉得应该是去理解,欣赏和包容他们。”
“对于一些懂得感恩的员工而言,让一让,给你带来的收获其实更大。”
少点计较,减些虚荣,王华女士用巧妙的“减法”却赢得了成倍的“收获”。
约束得少 自立得多
从双教工家庭走出来的王华,很庆幸父母的“不包办”,给了自己足够轻松的成长氛围和广阔自由的成长空间。
“我爸爸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看着办吧’,”当提及父亲对于自己的“放羊式教育模式”时,王女士脸上满溢着幸福的微笑,“所以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是一个个自己填的。我是黑龙江人,但是我每一个志愿填的都是省外的大学。我告诉自己,我要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于是,她从黑龙江到了江苏,从江苏到了广州,走的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做的是她自己选择的事。当然,这也造就了她尽管作为一名女性,却有着甚至比男性高层管理人员更好的“决断力”。
好的培养模式,王华女士并不吝啬于分享,在对于员工的管理和儿子的教育之中,她也巧妙地应用于其中。
“去激发他内心的动因,让他自己想做,那是最重要的。我从来不告诉他们具体要怎么做,我只是告诉他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都是很聪明的啊,说不定他去想出来的方法比你我的还要更加好。”在如此开明的领导下工作,想必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吧。
她的理性、聪慧,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公司,她不愧是一位好经理;在家里,她也绝对是一位好妈妈。
她告诉我:家庭和事业都是需要兼顾的。不要走极端,不要舍弃任何一方。
她是这么说的,她也这么做到了。
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稍纵即逝,可是,王华女士的谈吐、气质却给我留下了极其美好和深刻的印象。她是成功、美丽、知性的,但是,却依旧不骄不躁,抱着一颗谦卑的心,作为一个学生在暨南大学EMBA课程上出现。
她说:在EMBA的课程学习中,她认识了许多不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去学习他们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有思想的碰撞和互动,有方法和看法的探讨与交流,眼界也开阔了不少。
她说:当我有了实践,再回来学习这些理论的时候,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学习到的知识反射到我的工作中,可以用以指导我的工作实践。
这就是她,王华。一个带着光环却依旧谦卑、善于学习的EMBA2011级学生。这样的她,计较得不多,约束得不多,可是,正是这样的“少”的“智慧”,让她得到了许多许多。而在这里的新一轮学习,我们祝福她将会收获得更多!
记者:江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