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都很重要――访暨南大学EMBA2011(3)班学生、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

发布人:韩双蔚 发布时间:2012-12-21  点击次数:1203


采访手记:

初见副总经理李玉梅,笔直的身材,爽朗的笑声,具有亲和力又透出女强人的魅力。在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李玉梅妙语连珠,思维清晰,这与她曾从事新闻行业有很大的关系,在举手投足之间,她表现出来的精明能干让记者佩服。

 

 

 

 

记者:请大概介绍一下贵公司的经营和运作状况?

李玉梅:我们中国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在2002年,是中央直属企业光大集团下属企业。公司有四大股东,其中,中国光大集团以50%控股,外资股东是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另外两个股东也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分别是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光大永明人寿广东分公司成立于20089月,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公司的业务规模已经进入了广东省的前十位。我们主要的销售渠道是银行保险、团险、经代和电销渠道。目前,我们在广东有十家中心支公司(含正在筹建的惠州中支),覆盖了整个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记者:请问你是出于什么机缘进入这个行业的呢?

李玉梅:我刚来广州的第一年是在一家知名的新闻单位从事采编工作,后来因为一个比较巧的机会就进入了人寿保险这个行业。我完全是从基层销售人员做起,先后在平安、泰康等寿险公司工作。20086月,加盟光大永明,参与广东分公司筹建工作,是公司最早的一批员工。

 

 

 

 

记者:在您比较丰富的从事人寿保险的经历来说,有没有一两件事你印象比较深的?

李玉梅:对于我们从事销售的行业来说,第一次成功销售,也就是破冰是最难忘的。刚刚做销售时,要克服的困难真的很多。当时我刚从内地过来广州,人脉关系少,起步比较艰难。我记得足足用了两周才签下了第一份保单。还有就是后来我到泰康,转型做管理,要克服的东西很多,整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印象也是非常深的。

 

 

 

 

记者:作为一个管理高层,您对管理员工和公司运作等方面一定会有自己独有的体会,请问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吗?

李玉梅:第一,我们的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资源相对匮乏。我们要对自己这个行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要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第二,人寿保险行业这些年发展的非常快,前景非常好。作为管理者来说,首先我们要了解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市场策略。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团队的建设,这点很重要。我们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因为外面的诱惑很多。在这一块我感触非常深,因为我们属于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行业,成败要靠我们自己,所以团队的力量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不像某些其他行业,客户会主动上门,我们是要靠自己找到客户,要得到客户的认可,而且要长期持续地认可。不断完善我们的服务,要树立良好的口碑。因此市场营销学的很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说应用是比较多的。

 

 

 

 

记者:参加暨南大学EMBA的课程,您有什么收获呢?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李玉梅:我认为读这个EMBA能开阔我的视野,同时也是给自己充充电,毕竟一个月一次嘛。还有我认为除了学习书本的内容,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改善自身。接近的人越多,就能越发现自己的缺点,生活态度和精神都会变得越来越好。我学习的MBAEMBA都是自费的。

 

 

 

 

记者:请您为我们暨南大学EMBA的管理模式、师资力量和交流活动等提点意见和建议吧?

李玉梅:我认为暨南大学EMBA课程的知行团进行一些参观企业等活动挺好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但是我觉得它计划性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太合理,有时候由于时间太紧迫,临时安排不到时间参加就很可惜。还有我觉得暨大和国内各个高校EMBA之间的交流不够多,同一个学院之间学员的交流也比较少。我觉得学校可以安排更多和国内其他学校如清华、北大、中大等学院的交流,特别是同行业和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另外一点是我认为暨大EMBA的课外学堂太少了,比如一些金融企业专家演讲什么的我们都不知道,我认为暨大应该多提供机会我们参加课外学堂。

 

 

 

 

记者:今年是暨南大学EMBA开办十周年,在十周年庆典来临之际,您对暨大EMBA的未来发展有何寄语?

李玉梅:我觉得暨大EMBA要努力打造成一个交往的平台,因为学习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给我们提供一个人际交往的平台,提供不同行业、不同级别、不同界之间的交流。祝暨南大学EMBA越办越好!

 

 

 

 

记者 郑艺莎 1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