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暨南大学EMBA12级河南移动课堂全记录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5-24 点击次数:2105
考察参观篇:第一站——小浪底大坝
河南课堂的第一站的学习参观来到了黄河最大的水利工程、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壤土斜心墙堆石坝:黄河小浪底大坝。小浪底大坝派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负责合同签订的吕铭捷工程师出席了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吕总工程师就小浪底大坝这个中国第一个全面采用FPIC条款进行项目管理的工程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问题环节,同学们就很多实质性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并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并一同参观了小浪底大坝.
第二站——三门峡大坝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位于晋陕豫“金三角”地区。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61年建成的三门峡是新中国成立后由苏联援建的我国在黄河上新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第三站:老君山
河南老君山古号老君山,因老子李耳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
在三个小时候的景区参观游览中,杨海波同学为远道而来的EMBA12级同学介绍老君山的特色与沿途风景。同学们不仅亲身坐上了世界上最先进、速度最快,并耗资1.2亿元引进的奥地利多贝玛雅缆车,更感受了伏牛山的云海景观。当同学们到达海拔
第四站:河南博物馆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名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都说到河南必须到创建于1927年河南博物馆,做为郑州人的EMBA2013(1)班李革伟同学自豪的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分别中原古代文化科技成就及文物精品的,位于主展馆一、二层八个展室的《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在参观过程中,镇馆宝物中的出自春秋时代的莲鹤方炉造型宏伟、装饰典雅;和证明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发明了七声音阶的七孔骨笛等等古物都无一不显示出中原远古文明辉煌成就。同学们都被深深的震撼,并为身为华夏子孙而骄傲!
第五站:龙门石窟
2000年11月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
学习篇:
本次河南移动课堂的两大学习主题为“项目管理”与 “新形势下老君山产业链的延伸”。同学们在分别实地参观考察了“小浪底大坝”“三门峡大坝”与“老君山风景区”之后,都对将要学习研讨的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其中,暨南大学左小德教授负责“项目管理”主题的学习讲座。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的郭淳凡副教授主持了题为“新旅游业态下老君山盈利模式”的研讨会。研讨会分为讲解和讨论两个环节。首先,郭老师介绍了当前景区的开发模式以及新的旅游业态,通过播放老君山的宣传片和同学们参观的照片分析了老君山的旅游资源特征,并提出全方位拓展老君山产业价值链的盈利模式。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从景区核心价值链、横向延伸和纵向延伸景区价值链等方面纷纷为老君山出谋划策,并提出了对老子文化的深度挖掘、老君山休闲度假区的打造、老子影视作品的拍摄、网络营销、寻求产业基金支持等等各种实现持续盈利的方法。讨论会上,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
为了使同学们都能够把计策奉献给老君山,郭老师提议分小组总结并收纳未来得及发言的同学的建议,形成文字进行提交。在讨论即将结束的时候,由同学代表林松伟把各小组总结的建议共计200余多转交给了老君山的董事长、EMBA2012(3)班的杨海波同学手中。当杨海波接过这承载着同学们的真情实意、满满希望的建议时,被同学们的情谊所感动,他表示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联谊篇:
暨南大学EMBA国内移动课堂不仅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暨南大学EMBA教学方式,让理论结合实践,让案例更贴近真实;同时也是为了实现EMBA跨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在
当晚,EMBA12级同学还为三位5月份生日的2012(2)班杨浩波、李锐和2012(3)班余晓琴同学庆祝!三位生日的同学不仅收获了老君山送出的大蛋糕和精心准备的特色礼物,更收获了同学们的祝福!暨南大学河南移动课堂EMBA12级联谊会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
同学们通过四天移动课堂的交流和学习,都有了自己深刻的感悟和收获,无论是对企业发展的领悟,又或是同学之间友谊的增进!在参观中学习,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相知,实现了学校举办移动课堂的愿景!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