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表演艺术家张铁林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谈“人为什么要接受艺术教育”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9-16 点击次数:486
张铁林院长讲座现场
张铁林认为,人类发展史更像是一部人类的艺术发展史,人们生活在艺术的历史当中。历史、文学、音乐、艺术紧密相连。他用具体事例向听众解析了历史与生活的关系。他认为分析马家窑陶器的绘画内容和纹路,可推论出它所在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及文化水平。同时,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对艺术也钟爱有加,并表现出很高的水平。他调侃道:“如果理工科的学生觉得学习太枯燥了,可以到艺术学院看看电影,听听音乐。
讲座中,张铁林还谈到了他对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构想。9年前,他开始担任艺术学院院长。建院后,设立美术、编导、动画、音乐四个专业,他希望借助艺术学院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一种真正的艺术教育,而不只是艺术技能的传授。他认为不同艺术领域的知识相辅相成,只有打通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才能培养出有综合性艺术创作能力的毕业生。
张铁林也在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他成功的诀窍。他认为他属“笨鸟先飞”勤奋型的普通人。少休息,挤时间多学习,“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他成功的诀窍。他介绍到,上大学前他是搬运工,即使扛货物时他嘴里还念念有词,在背电影台词。恢复高考后,因为勤奋,他获得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两份入学通知书。他还告诉大家他有个习惯:用毛笔写日记。这一习惯已持续了30年。中华书局正准备将他30年的日记结集出版。
与听众互动的时候,他风趣幽默、表情丰富。调侃与他合作过的张国立、王刚,谈漱芳斋的趣事儿。在回答“为什么来暨大兢兢业业当院长,而且非只做‘挂名’院长”时,他称来暨大教书育人是双向选择。首先是学校“赏赐”机会给他,让他能走出荧幕,在讲台上和大家见面;其次他也愿意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少走弯路。当问到院长和演员哪个角色更辛苦时,张铁林开怀地说:“做演员的辛苦故事千千万!做院长很舒服。说当院长比较辛苦,那是无病呻吟。”
学生为聆听张铁林的讲座,下午四点钟便在科学馆门口排起长队。受场地限制,不少同学到现场后只能站在过道听“皇阿玛”说他和大明湖的故事。
为让讲座惠及更多的学生,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在科学馆一楼设立直播区供未能进入现场的同学观看,并在珠海校区和深圳旅游学院进行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