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担当、务实,打造快乐旅游梦工厂――专访暨南大学EMBA2013(2)班同学、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陈白羽

发布人:韩双蔚 发布时间:2013-11-04  点击次数:1068


        在广州本土媒体的视野里,陈白羽是一位具有较高曝光率的总裁。曝光率和名气可以相互印证,凡是提到“旅游产业”这个行当,便绕不开她所在的企业——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以及公司的总裁——陈白羽。许多人对这个诗意的名字进行了解读,所谓白色的羽毛,似乎播散着自由,传递着希望。陈白羽在“广之旅”也工作了近二十年,期间,见证了旅游产业最繁荣的光景,应对了事业上最严峻的挑战,也实现了人生最华丽的跨越。

 

    办公室文秘、前台营业员、导游、党务、行政管理、外地市场的开拓……广之旅的主要岗位基本上都曾经留下过陈白羽的身影,也许,对于各个环节的熟悉为她获得今天的地位赢得了胜算。不过,她更看重的是机遇以及如何把握机遇:“我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整个行业和企业都有大环境的机遇。”然而,小环境的机遇就是能力和态度的问题了。陈总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十分看重这样几个词:担当、务实、快乐。

在一个普通人职业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很多人会失掉机遇呢?有可能,当机会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考虑的太多,总是瞻前顾后,反而没有担当起这个角色赋予他的责任。当年的陈白羽,虽然走遍了公司大大小小的岗位,但在每个岗位工作的过程中绝不怠慢,工作踏实,兢兢业业,能够担负起职位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担当也可能是‘傻’,也可能是无知无畏。什么都不怕,就不断地去尝试。”对于陈白羽而言,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担当和尝试的结果。

    “事实是这样,如果你自始至终待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就要比较谁的事情做得更专业、更精细。可是,如果你的职业生涯为你开拓了不同领域,提供了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这种改变本身就可能让你进步,因为你的视野会由于改变而更加开阔。”陈白羽提到,担当其实很简单,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与其他人不同的创新,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往往会是这个行业里的排头兵。谈到现在职位和担当的关系,陈白羽说:“当总裁的时候,不是你愿不愿意担当的问题了,总裁就是一个担当的角色。”

在陈白羽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应对每一次困难,就是一次担当的过程。比如当年到北京做组团市场开拓的时候,就遇到一些困难:两地市场环境不同,总部资源也无法有效配置到子公司。这些问题一度让年轻的小陈非常棘手,但是,回想过去,每次遇到困难,她从未想过放弃,总觉得这些对自己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且越到困难的时候,越能够凝神聚气。“越困难的时候,也许越接近成功。”走过去了,就是一笔难得的财富。陈白羽总觉得,点子总比问题多。一个人承担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决定了他的晋升空间。

谈到务实,陈白羽最先想到的是行业的需要,“如果不务实,不关注市场的变化,贴近市场去制定发展战略,就没有生存的机会。”陈总首先提到了务实的重要性。旅游行业是市场彻底敞开的贴身肉搏战,所以,由不得讲空洞、表面的东西,也由不得经营者好高骛远。行业和个人的发展更加强调脚踏实地去面对,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问题,每件事情都必须很具体。但具体并不意味着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她更主张“抓大放小”,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她觉得这一点,随着职位的提升,越来越重要。

陈白羽愿意将务实看做一种态度,落实到具体工作,她所认为的“务实”,在于找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足,然后调动各种资源寻找办法去解决。“我现在会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做顶层设计。”陈白羽也感觉到了总裁身份给她带来的新要求。陈总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间分配状态:一份考虑企业的未来,一份与自己的团队充分沟通,一份来处理当下的急事。但是,往往这三者并不是等分关系,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的需要,她致力找到找到理论状态和实际状态之间的平衡点,尽管这真的很不容易。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快乐的旅游梦工厂”,“传递快乐”是陈白羽主张的企业文化核心。“企业团队需要传递快乐,比如,导游们在外面单兵作战压力很大,他们回到单位了,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愉悦、放松的工作环境。”广之旅的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大都能够主动地靠近下属,带出传递快乐的正能量,陈白羽笑着说道,“我们单位总是萦绕着欢声笑语。”  

但是,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并不意味着没有严密的工作制度,对于规章制度,陈总也有自己的看法:“条条框框是背后的东西,一个企业没有规矩是不行的,但是一个企业如果止步于规矩就会忘掉他锐意创新的宝贵品格。”陈白羽认为规矩是一种保障体系,但是外化于行的时候,应该是一种让大家更喜闻乐见,更乐于去接受,更愿意主动获得的、有感染力的呈现方式,进而辅助具体的工作。

现在,再次回到校园的陈白羽,感到非常幸福,她在畅所欲言的课堂,放下了很多的东西,也能自由地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成实践。她要求自己尽可能珍惜机会,上好每一次课,希望能与同学、老师们拥有更多美好的回忆。

 

 

撰稿:龚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