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企业家》:周檀煜:“添光”之业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3-17 点击次数:742
“原来这里风景这么好,我一直不知道南沙湿地公园呢”。2013年10月23日下午,周檀煜匆匆赶到南沙,中途加入由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组织的“走进南沙”出访考察活动。他告诉记者,若非参加此次活动,自己也难得到如此闲情游览广州的生态旅游胜地。
湿地公园湖泊泛波,红树摇曳,百鸟栖息,日光斜照,领航班学员们都沉浸在秋日的绚烂与静美中,周檀煜心中却一直悬着一串对南沙的疑问。他边沉思,边向同行的记者透露自己有意在南沙设厂的想法。
傍晚,在南沙区政府与广州市团委共同举办的招商引资品牌推介会上,他是第一个向南沙区经贸局副局长单红提问发言的领航班学员,他最近关心南沙新区具体的投资优惠政策和土地政策等问题。
招商引资品牌推介会结束,他便匆匆离去,没来得及尝尝南沙的葵花鸡。因为他晚上还要去见一些外国客户。
广州光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由周檀煜于2007年创建,是较早进入LED产业的企业之一。从2010年开始着力打造“光为照明”这个LED品牌后,这家成立短短3年的企业就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并且在接下来两三年中,取得更令人艳羡的成绩:2011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主席到光为考察;2012年获得“中国十大LED风云人物”奖、“中国LED照明应用百强企业”;2013年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得“五四青年创业奖”的青年代表,出席青年创业奖活动,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光为照明短短几年破茧而出,一鸣惊人,年仅35岁的周檀煜已成为LED行业的明日之星,他的企业工于研发、擅于整合、精于理念、企于长远,他交友广泛、应酬繁多又能随时随地处理公司事务、思考企业发展布局。《南方企业家》本期走进这位致力于“为中国人添光”的青年企业家,与读者探讨他的故事。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2011年8月15日,在粤东一个小村子,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到家里,炊烟四起。突然,一个村民们非常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荧屏上——从这个小山村走出去的北大学子,现在已经是广州光为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周檀煜,他正在向到公司视察的胡锦涛主席介绍情况。
这个消息立刻在这个简朴的小山村引起了轰动。人们赶到周檀煜父母家,向他们表示祝贺,从那时起,一直对儿子做LED生意表示怀疑和反对的周父,才终于放下心里头一块大石,再次为自己的大儿子感到无比骄傲。
周檀煜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国贸专业,在学校里,他得以接触到一些照明领域的专家,意识到LED是一个充满前景的行业,“人们都说爱迪生伟大,因为他发明了灯泡。我倒觉得,他的伟大在于使灯泡进入平常百姓家,照亮了千家万户”。周檀煜说,LED照明是在延续爱迪生的事业,为人类节能减排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全球的LED产业链中,上游外延片和芯片生存的专利技术还一直掌握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少数国家LED企业手里,中国在这方面的专利数量还很少。由于上游技的核心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因而在创业初期,周檀煜将目光瞄向LED封装业务。
2007年,光为照明与美国普瑞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保证产品品质和货源周期,开创了灯饰企业与芯片制造商此类合作的先河。光为从芯片封装技术入手,建立国内最现代化的生存车间,将普瑞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为光为的常年技术顾问,确立了在技术保障上的不败之策,然后谋求在成品市场上的成功。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由大学中的天子骄子转变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周檀煜屡经磨难。有一次,广东照明协会开业界交流会,邀请了许多同行参加,但光为照明始终没有收到邀请。那时,光为的产量还较为有限,知名度也不高,当周檀煜带着两个一同创业的同事到达会议现场时,没有人理睬他们,周檀煜感觉备受冷落。回来后,他就与同事们下定决心:今天光为还不够突出,但明年光为一定要凭实力坐到业界交流会的主桌,并上台发言。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光为照明一面坚持搞研发生产,一面凝聚一批智勇双全、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人员,全面地提升光为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光为照明的企业代表如愿应广东省照明协会的邀请,作为本省业界重点企业与会发言。
2009年,周檀煜开始思考拓展光为业务,全面进军LED通用照明市场。“理由很简单,光为照明在芯片封装业务上发展得确实不错,但是LED照明春天的到来还很远,通用照明产品的商机规模将是上千亿计的,做好打打仗的准备很重要。”
2010年,光为开创性地针对LED产品的发展与业内知名顾问机构里程碑公司合作,针对品牌定位、产品规划、渠道设计、市场推广、团队塑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打造,在有目标、有规划、有系统、有步骤中稳健前进。种种遇见性的先创之举,使光为在众多LED灯饰企业里脱颖而出,在同质化的“红海”市场中顺利突围,开始在“蓝海”里畅游。
2010年,经过几年的沉淀和积累,光为照明将总部迁入了广州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投资4000多万元建起5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大楼。周檀煜说:“我们将用3—5年,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民族上市企业。”
思科CEO钱伯斯说“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快的公司一定打败慢的”。市场只有一个,提供同样商品的企业多不胜数,只有持续地快速成长才能成为市场上的主宰者。如今光为照明已就LED成功推出工程照明、商业照明、户外照明等18大系列产品。显然不但讲究了速度,也注重了持续性。毫无疑问,LED市场从整体的角度看是处在无序发展状态的,大的厂家大多因为“安逸封地”而行动落后一步,快马加鞭仍需时间;小的厂家盲目冲动,研发无人才、生存无技术、推广无资金,只得了个凑热闹的位置。
机会只为有准备的人而来。正是有了前几年的积累,才成就了光为今天的爆发。
“我要做的是民族品牌”
周檀煜告诉记者,“光为”这个名字来源于华为,“在光为创立之初,我去参观了一次华为公司。‘华为’寓意在中华有所作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正在考虑公司的名称,我想,既然做LED,那就在光的领域一定要有所作为,名称也就由此定为‘光为’。”
而“光为”的英文名字叫做“LEDWAY”,这也是有来源的,美国的安利——Amway,是“美国之路”的意思。“Way”是道路与方法,周檀煜觉得这个词很好。发展LED照明也需要很多方法,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缺失是当前LED照明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这几年LED行业发展迅猛,但是目前尚未出现龙头企业,由于LED照明产品价格比传统照明产品贵很多,所以更需要走品牌化路线,树立公信力赢得消费者的信心。
“目前国内没有家喻户晓的LED照明品牌,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民族品牌,就像人们吃汉堡包会想到麦当劳一样。我要让人们提到LED灯就想到光为。但LED的品牌不是一天能建成的,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孤独。而我们全体光为人甘愿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周檀煜颇有些忧虑地表示,如果业界不注重重塑民族品牌,那么中国几千家LED生产厂家只能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急剧地,成为外商贴牌的附属企业,永远受控于人。
在创业过程中,也有大企业财团十分看好光为的研发力量和营销团队,向周檀煜协商收购光为,再返聘他来管理企业。面对巨额收购资金,周檀煜丝毫不为所动。他明确表示:“光为照明的价值所在不是赚钱工具,光为照明以致力于节能环保的照明事业为发展,以培育献身于节能环保事业的人才为使命,立志成为LED照明行业的民族品牌和世界品牌。它是我们全体光为人的志向和心血的结晶,永远不会被买卖和转让。我们立志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民族上市企业。”
慢慢地,周檀煜为自己的企业确立了“光耀全球,为益百年”的发展理念。
2012年,光为接下了人民大会堂的非标产品,“光为未来还是主要注重于开发自己的产品,所谓术业有专攻,所以很多事情还是交给合作伙伴和经销商来做。我做过市场调查,很多人更倾向于购买光为产品,因为我们完全是自己做的”。周檀煜相信,国外一些品牌之所以得到尊重,就是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的。也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的更远。
LED行业需打持久战
大学毕业后,除了LED行业,周檀煜还涉足物流等其他行业,创办光为前几年,他一直是通过其他行业赚的钱来支持LED业务的发展。而现在,他已经把精力都集中到发展LED业务上了。他相信LED的未来是光明的,但现阶段国内的LED企业却需要逾越推广、专利、品牌等几大门槛。
国内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足以及产品价格的高企是LED尚未能普及的原因,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需要等待时机,所以做LED的人又是市场的教育者与推广者。周檀煜乐于承担这样的角色:“LED市场很大,不能抱着进来捞一把就走掉的心态;LED行业需要打持久战,技术更新快,每天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发展LED需要坚持,还需要把握好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一下子跨得太到很可能就栽倒了”。
既然要打的是持久战 就要储好粮弹,品牌塑造,需要领先行业的技术力量和快人一步的设计理念去给与源源不断的动能。
周檀煜说,现在美国本土很多企业只专注于高科技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而把资源耗费大的制造环节放到世界各地,然而,我国很少有企业能做到这般洒脱。
“目前,光为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正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也有用于制造生产的厂房,但我们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朝着研发型企业发展。”周檀煜说,珠三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很强的制造实力,光为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进行技术研发,创建自己的品牌。
“没有创新死不休”是周檀煜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为了提高技术,保证产品的质量,光为独立投资2亿人民币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大功率LED生存基地,美国普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顶级LED技术专家董翊教授在谈到普瑞光电为何选择与光为照明合作时称:“强大的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是普瑞科技与光为照明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半个中国找不到的产品,光为都有能力生产,普瑞虽然与国内众多的厂家有合作,但像光为照明这样的企业不多。”
为了促进研发,光为创造性地把产学研合作模式放到了企业内部,投入巨资建立研发中心,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联合建立了光电子材料与技术产学研基地,使公司的技术研发在行业内领先一步。
由于研发实力雄厚,光为研发出了可调光可调色温的双调核心技术产品——光为LED超薄筒灯;光为LED球泡灯比传统白炽灯省电90%以上,寿命可达50000小时。除此之外,光为照明的LED球泡灯热温度比传统的白炽灯低四倍以上,有效降低室内温度,间接降低了空调运转电费。
除了注重研发创新,周檀煜要求自己的设计团队光为产品的设计团队不走寻常路,“LED的趋势就是智能与设计,与传统的灯具不一样的是,LED可以是多元化的设计。”目前光为照明主要针对高级酒店、会所、品牌专卖店、汽车专卖店、酒吧等优质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而他们走的路线是突出设计能力:“个市场领域差异化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有创意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效率。”
光为2012年底和西山煤电展开合作,周檀煜透露,煤矿灯的图纸也已经出来并进行投产了。周檀煜想要它打造成国内防爆灯的生产基地,并建立国家实验室。“光为很注重设计研发这块,公司的产品都是自己开模的,比如散热器。这几年光为不光品牌影响力,在研发产品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我们一直在等待好的时机。”
稳健与激情的调和者
周檀煜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从8岁开始练习书法,直到现在,他的办公室内也充满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进入光为的企业门口,一幅“为中国人添光”的书法横幅,映入眼帘。在周檀煜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小房间,摆放着一个台案,上面摞满了书写过的宣纸,房间的主人常常以这种方式运筹帷幄,调节心理。在公司的其他办公区,墙上悬挂着落款“檀煜”的书法和美术作品,刚劲有力的字体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感觉。
人们常说,练习书法练的就是心态,那种专注沉潜在书法艺术中的状态,能够让人变得沉稳、成熟,同时,写书法也需要激情和创作欲望,周檀煜做人做事有时也跟写书法一样,激情四溢。这种沉潜专注与激情澎湃,同样能够体现在他对企业的管理智慧之中。
著名市场营销专家邱建卫博士对一些企业的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尤为痛恨。他说:“许多照明企业同行对管理团队只求工作和业绩这两个单一环节,因为没有成长空间和学习关怀,最后缺兵少将,导致企业自生自灭。而光为的管理团队则立志于在市场实战中打造LED照明行业第一顶尖营销团队的高远定位。创始人的精神境界决定品牌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光为所创建的团队管理模式是工作、学习、成长、业绩,一个完整良性的循环管理、拢聚人心、全国视野、行业雄心。这样才可以使企业走得更远。”
对于LED行业的无序竞争,周檀煜常能保持一颗从容而又运筹帷幄的心态,“光为不同于抢时间挣钱的企业,我们是在等待行业的爆发期”,光为被评为行业最有品牌意识和战略思维的公司,自有其所。
由于周檀煜的父亲是当地成功的企业家,有人便自然而然地把周檀煜归为“富二代”,对此,周檀煜并不认可:“我继承的是我父亲坚毅的品格和做事认真的态度。父亲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出来的,我如今也以自己的实力开创自己的事业。如果说是‘二代’,那么我应该属于‘创二代’”。
从创业之初的不为人知,到如今光为出品的高端LED照明应用产品早已使光为成为国内LED行业的翘楚,周檀煜怀一颗感恩的心:“如果说光为照明成长很快,那时因为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时也离不开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关怀”。
周檀煜,暨南大学EMBA2012(4)班同学,广州光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学毕业后,周檀煜先后在国际贸易和物流企业就职,初步积累了创业经验。2007年,周檀煜接触到低碳、环保、节能的LED照明技术,从那时起立志发展LED产业,并打造LED民族品牌。在企业发展中,他开创 “产学研”相结合、瑞士精工式的品牌之路。2008年,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专门建立了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质量信誉AAA企业、中国著名品牌。被命名为广东省共青团“青年创业见习基地”。
原文链接:http://www.nfqyj.net/?mdl=news&do=view&id=300
《南方企业家》2013年11月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