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周国平与暨大学子谈幸福:它是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富足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4-16  点击次数:339

  4月10日下午3:00,我国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作为暨南大学“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194期暨珠江大讲堂2014年第一讲”的嘉宾与暨大学子们相约曾永裕堂,一起探讨“哲学与幸福”。

  

 

  和自己谈心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

  “我今天希望能够用哲学的方式跟大家谈幸福,开讲座绝对不是一个哲学的方式,而应该是谈心的方式。”周国平平易近人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他说:“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想事情,谈事情,而很少去谈心。”

  

 

  哲学在古希腊语中的是“爱智慧”的意思。在周国平看来,“爱智慧”就是指一个人不愿意糊里糊涂的活着,他要活得明白。这就需要人们从具体的社会生活,具体的身份职业中跳出来,赤条条的回到人的原点上,去想: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那些“大问题”,例如: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才是令人满意的?人生的精神意义在哪儿?人应该如何去看待生死等等。

  当你真正去思考这些在别人看来抽象的问题,然后再回到具体的生活中,你便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清事物之轻重,你就算真正进入到了哲学的状态。

  幸福是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富足

  从哲学史上来看,对幸福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观点我们称之为快乐主义,近代西方以穆勒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就是快乐,这种快乐是朴实的,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而另外一种观点是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完善主义,认为精神上的完善或者是道德上的完善就是幸福。

  而周国平认为上面的两种观点分歧并不大,它们都要求人有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对于幸福周国平自己的看法是:“让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处在最好的状态里,这就是幸福,而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生命与精神。老天给了我们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幸福的”。

  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看得准抓得住,对那些不重要的东西,看得开放得下,支配好自己的选择,就拥有了幸福的能力。

  珍惜平凡的幸福

  “当我考上大学,看到学校里有这么多漂亮的女孩子,这是我记忆中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之一。”周国平话音刚落,礼堂里就响起了掌声,坐在我旁边的男生一脸喜悦,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猛点头。

  周国平继续说道:“两个人光是因为相爱就在一起,那就是美好的,同性恋也一样。有的时候同性恋往往更加单纯。如果两个人因为相爱最后结婚了,那就不仅是美好的,而且是幸运的,如果最终能够经受住种种考验,最终白头偕老,那就不但是美好和幸运的,而且是伟大的!”

  全场掌声雷动,将讲座推向了高潮。

  爱存在于最平凡的生活之中,是人类最单纯最真挚的情感。在日复一日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爱,付出爱,珍惜爱,就是保持长久幸福的秘籍。

  讲座的最后,周国平建议大学生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坚持阅读和写作,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之中积极思考记录,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并希望同学们最终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撰稿:梁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