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打破限制 创造共赢——第二十二期笃学暨南之EMBA知行讲堂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0-17  点击次数:555

打破限制 创造共赢

      如何将原有项目准时完成率提升至80%到90%?而又该如何缩短新产品的开发时间,抢得市场竞争力?10月16日下午,作为高德拉特学校大中华地区校长,并为TOC文教基金会之中华地区负责人的苏正芬女士在管理学院219教室进行了题为“打破限制 创造共赢——应用TOC限制理论构建企业决定性竞争优势”的讲座,这次讲座也是第二十二期笃学暨南之EMBA知行讲堂。

        讲座一开始,苏女士并没有急着进入正题,而是开玩笑似地让在场的学员们给自己掌声。随后她又教大家台湾“爱的鼓励”鼓掌方法,在整齐划一的掌声和“暨大管院一路发”的口号中现场气氛迅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知道高德拉特或者之前看过他写的书的同学举手让我看一下好吗?”回应苏女士这个问题的只有寥寥的几只手,对此她却高兴地说道:“不知道也好,这样我讲起来才有趣呢!”在苏女士的妙语连珠下,学员们了解到高德拉特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大师,也是本次主题“TOC限制理论”的创造者。“在座谁在是厂长?做贸易呢?盖房子的有没有?”苏女士不时向学员抛出问题,并以此引出话题。既增强了讲座的互动性,又活跃了气氛,引起学员们的兴趣。做厂长该如何提高工厂的项目的准时完成率?盖房子该怎样在保质的前提下早日交房?EMBA的学员们对此也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回答问题,做厂长的表示“赶一赶可以提前几天交货”,盖房子的说“目前还没准时完成工程过”,如此诚实的回答引起了一片哄笑。

        讲座氛围持续高涨,苏女士则趁热打铁,邀请同行的杨老师带领学员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计算工厂加工产品的成本与利润。在经过一番讨论后,不时有学员报出自己的答案:“赚了1500。”、“亏了500。”、“亏了300。”……而这样的分歧源于决策的依据不同,当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计算时,对待关键因素的不同措施也会导致不同结果,学员们共同探讨,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而这一正确答案则是因为正确对待了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苏女士称之为“瓶颈”。通过这一游戏,“TOC限制理论”的基本理念得到了具体的表现: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仅仅是其中某些被称之为“瓶颈”的个别资源。

        除了“TOC限制理论”,苏女士还为大家介绍了DBR系统(Drum-Buffer-Rope approach,“鼓”、“缓冲器”和“绳子”简称 DBR法)。简单说来,“鼓”是OPT生产计划的驱动。“缓冲”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瓶颈”的高产出率:“喂饱”瓶颈。使瓶颈利用率最高,费用最低。“绳子Rope”建立“鼓”与其上游工序的联系,起的是传递生产指令的作用,以驱动系统的所有部分按“鼓”的节奏进行生产。苏女士以台湾鼎泰丰小笼包为例,该店承诺5分钟内为客人上菜,“为什么是5分钟,不是15分钟呢?”苏女士问道,“因为蒸一笼小笼包需要4分半,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时间,而不会承担蒸的太多而没有客人的风险。”

        以生动的例子入手阐述TOC限制理论,苏女士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夜晚,讲座持续处于互动和讨论中,最后在苏女士“与TOC一起成长,跨越梦想,美梦成真”的祝语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