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菁: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创新—以艾华邦公司为例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0-27 点击次数:1599
新企业或小企业向行业领导者发起挑战,最为有效的做法是打破行规,进行战略创新,改变原来的竞争规则。那么,何谓战略创新?它是指企业发现行业战略定位空间中的空缺,填补这一空缺,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市场。艾华邦就是这样的一家应战略创新而生的企业。
2011年,暨南大学EMBA学员李宝焰创立了艾华邦文化衍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艺术授权衍生品。艺术衍生品行业是指艺术作品衍生而来的艺术与商品的结合体,具备一定的艺术附加值,包括经艺术家亲笔签名且限量发行的专供收藏和欣赏的版画,印有艺术家代表作品的文具、生活用品、服装服饰以及与艺术元素相结合的具有收藏价值的产品等。那么,如何将艺术衍生品与实体产品进行完美的结合?这是艾华邦建立初期面临的挑战。
通常,战略定位空间中的空缺包括:(1)新的顾客细分市场(2)竞争对手忽视的现有顾客细分市场(3)顾客新的诉求或需求等等。与许多战略创新者一样,李宝焰首先找出目前的竞争对手忽视的一个细分市场,即艺术衍生品和具有刚性需求的数码电子产品的结合品,然后再根据这个市场顾客的需要,设计产品及其传递体系,在2012年8月,第一款印有齐白石画作的充电宝投向市场,很快售罄一空。
但是作为手机周边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是很容易被模仿复制的,为此,艾华邦公司又做了两方面的功课:(1)获取衍生品开发权:艾华邦公司与北京两大版权公司合作,分别向北京艺奇文创集团和北京百雅轩文化公司购买了齐白石和吴冠中等知名画家的衍生品开发权;(2)产品的深度定制与开发:艺术衍生品作为礼品,产品本身由于艺术家的画作具有非常好的寓意,艾华邦的衍生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度开发并设计新的结合品。在数码产品低价格竞争的市场困局中,艾华邦借此功课并坚持高品质、守诚信的方针,坚持从客户出发的原则,不断拓展其市场份额。
作为一个成长型企业,艾华邦也意识到做文化衍生品,单单靠充电宝,实在很难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于是,从手机周边产品做起,充电宝作为主打产品,继续开发手机外壳、蓝牙音箱、手机配件等,扩充单品数量。与此同时,艾华邦公司更努力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包括麦德龙、山姆等大型现购自运商场,全国各大城市的精品五星级酒店,高端礼品渠道,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及品牌自营店等。通过这种直接终端销售,不经过任何代理商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现产品,将中间利润环节降到最低,并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对品牌厂商客户进行理念传输,收取二次授权费用;产品建立丰富的常客计划,积累足够多的用户群,与智能手机的App结合,方便消费者在线上体验到更多的艺术文化,同时在线上购买更多的衍生品,包括一些艺术衍生品的附加服务,如手机壁纸更换等。在各大酒店进行体验式销售,以借予使用的方式进行产品的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企业品牌,了解艺术衍生品。
2011年成立至今,艾华邦公司销售额从最初的200多万,2013年达到500多万,2014年预计销售1500万,这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创新公司。
一家企业要想建立独特的战略定位,必须能清楚回答三个问题:是谁,干什么,怎么干,即定义自己的业务、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和构建适合的组织环境以支持这一定位但是,企业的行为会受到许多隐含的思维定势的制约,企业越是成功,这些足势就越根深蒂固,甚至被奉为真理,不得被质疑、挑战或争论。一家企业所暗含的,可能在许久以前对其业务所作的定义,固定了企业对其业务的观点,这相应地也决定了企业如何参与该行业新的竞争—决定了它的战略选择。这样,与新进入者比较,在位企业往往因为战略创新不足,经常受到来自“组织结构和文化的惰性、自满、担心影响现有产品、担心破坏现有能力”等多方面的不利阻碍。因此,企业如何“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是战略创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