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视野下的领导力 ——EMBA笃学暨南知行讲堂第二十三期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1-18 点击次数:1307
11月13日下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的品牌活动笃学暨南之EMBA知行学堂第二十三期在管理学院219举行。来自欧洲顶尖大学林雪平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国际战略高级顾问Prof.JöRGEN LJUNG(雍教授),展开了题为 “跨文化视野下的领导力”的演讲。
关于斯堪的纳维亚式的领导之道,雍教授首先谈到诚信。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信彼此,否则整个社会将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可言。除了诚信和严谨的自律,雍教授指出,对下属的富有策略性的管理也是北欧发展的法宝。雍教授借用了INSEAD Andre Laurent的统计图向学员佐证,他说,同中国和日本不一样,北欧人较少家长式的作风,瑞典式的领导风格是给下属分配任务时,充分授权,而不是面面俱到,给出具体的行为方式。他认为,瑞典在二战后得以迅速发展,固然因为战争摧残较小,但是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与充分授权。他引用霍夫斯泰德的四个维度学说指出,中国向来强调团结,但是在授权方面可能就弱一些。这不排除因为人口规模的庞大,导致决策层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决策在下达过程中保持原意而不失真,而层层贯彻下去的高度的权力距离,抑制了执行层面的创造力。不过,他指出这样也有好处,就是整个国家更加重视长远目标,而不是仅仅纠结于鸡毛蒜皮。在比较企业管理的南北欧差异的时候他说,南欧的中层管理者管理者喜欢自作主张,且迷信权威,而北欧的管理者则有明显的平等、协作共生的领导风格,充分授权给下属,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处理与员工的关系上,雍教授特别强调要巧妙地处理好和下属的关系,他说,管理者应该像一个教练,懂得与自己的员工妥协。并且要善于像鼓励自己初学涂鸦的孩子一样,鼓励你的员工,哪怕他只是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就,当在下属犯错误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他指出错误原因,而不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另外,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领导者还必须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员工,耐心倾听你的员工;乐于同不同的人们交往,尊重并享受差异,不要试图控制下属,改变下属某些东西,向他们强行输出的自己价值观,要试着理解更多不同的思维方式。
近代以来,各种思维观念不断更进:商业观念从产品导向型转变为消费导向型;人的观念由零散趋向整体;领导观念由指令导向型变为视野导向型。而生产成本方面,人力成本不断降低。而雍教授认为,瑞典的人力成本不断降低的模式就是著名的三叶草组织:将非核心的职能外包出去,聘请专业顾问,保留基本管理者和员工,雇佣流动性工人的组织形式。
最后,雍教授指出,企业的结构有三种,第一种是稳定且规模庞大的但是没有活力的官僚式结构,像是一个金字塔;第二种是草创初期的简单的创业小组结构;第三种则是去核心化的、富有活力的网状结构,结构比创业小组复杂,比官僚结构平等,并且依靠知识与信息灵活运作。网状结构是现在企业发展方向的不错选择。雍教授说,“斯堪的纳维亚之道”虽然不一定是最棒的发展模式,但它的确对北欧的发展功勋卓著,对政治家们也许启发意义,不管他是左翼抑或右翼,并且他信心十足地预言道:“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将是下一个超模。”
当学员们请教如何在有着悠久信义传统的中国重建诚信体系时,雍教授指出,自下而上的努力、人们的自己约束、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此时诚信体系的重建才是可能的。他说,瑞典政府从未要求自己的国民讲诚信守规则,可是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尽管一开始被美国人奚落为“愚蠢的瑞典人”和教条主义者,后来很多美国人都愿意承认我们是值得信任的。所以我并不认为政府的提倡会对人们的品德有根本性的影响。
雍教授博学多识、风趣幽默的演讲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时有学员向雍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雍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EMBA中心将持续举办管理相关主题讲座,有意向聆听可向沈老师报名(852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