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知行合一 快乐学习 ——​暨南大学EMBA14(3)&15(2)班级知行团走进E站成名“微创e家”项目&班级主题沙龙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4-05  点击次数:688

       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暨南大学EMBA郝英奇教授、暨南大学EMBA沈丹老师、李亚楠老师以及暨南大学EMBA2014(3)班和2015(2)班的联合班级知行团,一同前往白云山云溪书院参加了一次施教相宜的交流分享活动。第一站EMBA知行团走进第三届“E站成名”决赛团队“微创e家”,第二站是以企业知识产权规划与高新企业认定为主题班级沙龙,大家在分享中碰撞着知识和理想的火花;活动最后在洋溢着欢乐的14(3)班和15(2)班的班级联谊中结束了这一天充满了收获和收获的行程。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还是阴沉沉地,让人颇觉疲乏。暨南大学EMBA2014(3)班和2015(2)班的联合班级知行团从暨大管理学院出来,一路上却是有说有笑的上了去白云山云溪书院的校车。到达白云山后,许多EMBA的学员选择步行去云溪书院,在绿意盎然的白云山下,满满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一路上大家都格外地精神。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还是阴沉沉地,让人颇觉疲乏。暨南大学EMBA2014(3)班和2015(2)班的联合班级知行团从暨大管理学院出来,一路上却是有说有随着大家陆陆续续到达了云溪书院,等候已久的暨南大学EMBA 12(3)班的校友彭君师兄开始热情的带领大家参观云溪书院。从简洁朴素的讲厅,到精致的小楼,甚至书院的一树一草似乎都让人心生宁静。云溪书院这样一个闲适的学习之地其实正是暨南大学EMBA2012(3)班彭君校友的项目。

第一站:走进第三届“E站成名”决赛团队“微创e家”

       参观结束后,大家开始了今天的第一站活动:走进第三届“E站成名”决赛团队“微创e家”活动。

       彭君师兄正是“微创e家”的项目负责人,同时这是这次活动的主讲者。从事医疗器械行业二十多年的他在介绍前说道:这个想法(“微创e家”)是在上暨南大学EMBA的时候萌芽的,当时的一些同学和朋友的支持让我学着把思路理清,让我坚持下来,所以非常感谢他们。

       而后在具体介绍“微创e家”时,彭君师兄强调它本质是一个以医学专家为核心,医疗企业为纽带,广大人民为受众的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调配优质的医疗资源,形成标准化的医疗培训中心,健康教育普及中心来点燃当前医学专家的热情。主要解决当前移动医疗专家参与度低的问题。在微创医疗这一专项上形成一个以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为内环,以广大医疗机构,医生和人民群众为外环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彭君师兄也表示:当前我国的医疗技术大都是从外国输进的,我希望我们(“微创e家”)能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就是让国内自己的一些创新的,高质量的医疗idea出海。但目前的忧虑是我们团队的“互联网基因”不够,很希望能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加入我们。

       项目讨论环节,152班周同学就已经准备好了问题,他说因为他最近也做医疗相关方面的设想,所以想知道彭君师兄当前对医疗移动平台的竞争情况了解如何?以及目前的客户如何,未来的客户群是在哪里?有没有相关的数据?在彭君回答其后,其他同学们开始了更热烈的讨论,主打实体还是线上融合?抢入口还是纵深细化?盈利模式究竟在哪?不同阶段又如何改革发展模式?一位专长投资的林同学更是就“微创e家”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提了一系列有条有理的问题和建议。

       一个个充满现实感的问题看似尖锐却也是学员们最真诚的交流。事情总是越辩越明,交谈中时不时碰撞出新的火花,也让彼此有了更开阔的视野。

       而在听完同学们热切的交流后,郝英奇教授最后点评说道:医疗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这是一个大市场,而在移动技术的浪潮中,医疗移动平台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我感觉,还是得注重“聚焦”,因为现在做医疗的平台人很多,但是成功的人很少,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从小做起更重要,我觉得“微创e家”就是这样很专业化的平台。(它)是很有前景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在资源整合上做文章。

       第一站活动结束后,一场简单的EMBA创新基地授牌仪式也在讲厅开始了,简单的仪式证明着这里未来必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的流入。

班级沙龙

企业知识产权规划与高新企业认定》

       同学们短暂的休息后,在EMBA14(3)班的唐国雄的主持下,开始了班级主题沙龙。在该环节,知行团邀请到了广东国融律师事务所(前华帝股份知识产权部部长)王艳丽律师来分享有关企业知识产权规划与高新企业认定的知识和经验。王女士认为: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规划,同时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和限定政策下,企业如何应对是非常重要。

       “动员高层领导的知识产权规划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于不同的行业企业要有不同的规划方针”。之后王女士就商标、专利及不正当竞争向大家分享了如何避免自己侵权以及如何应对这三种侵权。援例讲述使得大家都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许多学员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纷纷就自己的的企业向王女士询问相关解答,一旁的主持人也时不时给大家一些法律上的解释。

       之后在分析高新企业时,郝教授表示:企业产权规划是必然的趋势,是我们国家发展下去的必然前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实际上都是在用西方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技术,到了现在,我们应该开始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了。

       分享当中,同学们彼此交流进一步加深,在高新企业中任职的学员也耐心地介绍高新认定的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协助解答一些希望认定高新企业学员的问题。而这一环节作为互动嘉宾代表的14(3)班的班长赵国飞、15(2)班的学习委员王德晖更是谈的非常深入,获得掌声阵阵。

       在轻松的交流环境中一起学习是学员们工作后很难有的机会,在这次分享会的最后,郝英奇老师更是强调:同学情谊是非常好的,各行各业的你们聚在一起,交流分享,彼此帮助互补就是最重要的。

       分享会结束后,大家收获满满。天气也放晴了些许,有些暖意。拍摄合照时咔嚓一声记录了每个人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