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王惠芬:基于四大资本、3P模式的无为银行转型实践分析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6-23  点击次数:1676

    无为徽银行村镇银行(下文简称“无为银行”)行长郑斌系暨南大学2012级EMBA硕士。2014年2月,针对无为银行发展战略所遇到的瓶颈,暨南大学企业转型课题组对无为银行的运营环境进行了详细地调研和分析诊断。在其战略制订过程中的理论运用上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将村镇社会转型与银行转型进行交互研究,站在基于战略实践(S-A-P)的视角,导入了四大资本和3P模式的理论及范式,创造性地提出“银镇混合体”的经营理念,开拓了一条崭新的精准扶贫之路,为无为银行的转型实践指明了方向。

    传统村镇银行信贷审批流程过长,农民时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农民群体普遍缺乏创业技术指导及人才支持,村镇银行回款风险也较高;村镇银行向农户发放贷款资金后,贫困村民虽然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脱贫,但授之以鱼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当扶贫资金消耗后,村民的返贫率也就上升了。

    利用四大资本和3P模式理论,课题组为无为银行量身打造了银镇混合体战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运用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无为银行依托于无为县现有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通过与无为县政府部门合作提供农业生产要素支持、建立市场链接等方式提升贫困群体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不但授农民以“鱼”,也授农民以“渔”,从根本上实现扶贫反贫,有效防止了返贫现象的产生,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了村镇事务的可信度。

    3P模式是以不牺牲下一代人的利润和禀赋来持续发展的模式,包括三个方面内容:planet(地球)、people(人)和profit(利润),3P模式强调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性的实质是在发展过程中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是对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更广范围的集成。也就是说,可持续性来自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个目标产生的一个平衡回报,只有在这三重底线的交汇处采取行动,才能获取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大资本理论是布尔迪厄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资本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

   (1)社会资本是指拥有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由相互熟悉组成的关系网络就意味着能激活潜在所拥有的资源,是行动者拥有的重要社会关系。无为银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拓宽了农户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推广青虾养殖的过程中,无为银行给农户介绍了安徽省无为县水产局养殖专家和养青虾大户,让这些专业人员为相关农户讲解养殖青虾的经验和技术;另外与无为银行合作,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将资金转借给农户,从而降低了农户的顾虑,提高了农户的参与度,加速了脱贫致富的进程。

   (2)文化资本是指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无为银行在扶贫过程中,对有劳动能力而没有技术的贫困农户,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能力,使“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另外,针对农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无为银行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性的上门服务举措,并满足农户需求印发了塑料材质的存折,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农户的金融文化生活。

   (3)经济资本是指可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金钱和物质资料。无为银行也发挥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作用,截止到2015年9月份,无为银行发放贫困农户贷款2亿多元,实现了3000多户脱贫致富。在无为县扶贫过程中发现贫困户原本就十分贫困,没有启动资金,也就无法进行前期的投入,农民有的是力气和吃苦的精神,但缺的是资金和好点子,那么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一个强大的支持。

   (4)符号资本是指代表个人的荣誉和声望,具有合法化效果,它能赋予被认可者以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无为银行通过整村授信,提高农民的作为信贷的身份和地位,让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农户来发展生产,解决农户缺乏启动资金的难题。此外,无为银行也巧妙地将一些便民服务点设置在了村内有威望的农户家中,借助他们的符号资本代替银行工作人员管理便民服务点,一来节省了银行硬件设施、人力资本等费用支出,二来使村民切身融入到了银行的金融生活当中。

    无为银行的转型实践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5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也围绕无为银行的精准扶贫案例作了的独家报道。截至2015年10月末,无为银行全行资产总额达18.6亿,整体经营指标居全省前列。通过农贷和微贷帮扶农民创业和生产,通过蒲公英学院和农业生产培训提高农民生产和创业技能,打通了农民产供销链条,实现了放贷、助推和风控的全流程扶贫纠缠模式,打开了一批贫困农民致富之路。

    无为银行在四大资本和3P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已从注重商业性、盈利性的商业银行蜕变成注重社会化效益的社会化银行,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提供存款贷款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以村镇为原点无限扩充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和服务的银社纠缠体!

 

作者简介:

王惠芬,女,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ERP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管理信息系统、象征信息学。

郑斌,男,无为徽银村镇银行总经理,暨南大学2012级EMBA硕士。

王俊萍,女,暨南大学管理学院14级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ERP、企业运营、企业信息化管理等研究。

课题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企业转型发展重大项目“企业转型的动力机制、战略选择与运营策略研究”(2013ZD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