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胡军校长在我校建校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2-02  点击次数:3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董、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华诞。这既是对暨南大学跨入新百年来办学成绩的首次检阅,也是海内外暨南人为之欢欣鼓舞的盛大节日。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暨南大学5万余名师生,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遍布世界各地的30余万暨南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钟山起凤,黄浦翱翔,武夷播迁,珠水复兴。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御批设立暨南学堂,来自南洋的21名华侨学子远涉重洋、负笈南京,中国华侨教育由此肇始。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暨南大学三落三起、五度播迁,历经磨难却折而不断,犹如涅槃之凤凰,依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78年复办之后,暨南大学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211工程”重点建设,成就了今日享誉海内外的“华侨最高学府”之美誉。2006年,暨南大学喜迎建校100周年华诞,至此开启了新百年的征程。

十年弹指一挥间,百年校庆的场景依稀就在昨日。还记得当时我们踌躇满志,提出要在新起点上逐梦新愿景、创造新辉煌。在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暨南大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签约共建暨南大学,百年侨校迎来全新机遇;“宁静致远工程”全面推进,大学精神得以重塑;南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办学空间极大拓展;《暨南大学章程》获准颁布,依法治校更加规范;《综合改革方案》启动实施,办学活力全面激发;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综合实力明显跃升;积极服务国家侨务工作大局,侨校特色更加彰显。暨南大学在发展历程中的获得的每一次机遇,都让全校师生员工为之振奋;实现的每一次突破,都让广大校友和海内外华侨华人为之欢欣鼓舞。

承载着期望与重托,全校师生牢牢把握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以“一流”为目标奋力拼搏,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6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8,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近30倍,科研经费总数、国家基金项目和各级各类平台数量均实现3倍以上增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方面,暨南学子屡创佳绩,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行世界杯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国际化办学成效显著,在2015年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中,暨大位列全国高校第13位,在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际学位生培养指标得分位列内地高校首位。

建校至今,暨南大学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为港澳地区培养人才6万多名。目前在校境外学生总数占全国高校同类学生总数的近一半,连续多年高居全国高校第一。秉承“特色立校”的方针,学校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学科实力最强的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内最重要的侨务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和智库。暨南大学这所“华侨最高学府”,不辱党和国家赋予的特殊办学使命,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为广东的地方发展、为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回顾110周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暨南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央有关部委、广州市委市政府、国内外大学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海内外校董、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深情厚爱。

回顾110周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的发展与办学理念休戚相关。正因为暨南大学始终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才能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厚积薄发,将暨南的教泽与声誉传播到五洲四海,才能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和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015年底,国家正式提出高等教育“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号角。暨南大学作为华侨最高学府,要更好的完成国家赋予的崇高办学使命,必须在打造“侨校”的同时建设“名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近年来,暨南大学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对于建设高水平大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暨南大学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承载着崇高办学使命的暨南大学,必须不忘初心,时刻牢记国家的托付和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期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国内一流、侨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这是暨南大学发展的脉络。要结合学术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着力优化学科整体布局。目前,暨南大学在新闻传播、语言文学、经济管理、华侨华人、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信息安全、光电技术等学科已经形成高原,未来要按照“高原建高峰”的学科建设理念,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一批龙头学科和学科群,争取若干学科进入“一流学科”的行列,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着力提高科学研究层次,这是暨南大学发展的标尺。要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的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服务国家的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重大前沿领域的攻关力度,加强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的建设与培育,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暨南卓越智库和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推进成果转化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为侨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华文教育为纽带,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百年侨校的独特价值。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着力塑造大学精神与文化,这是暨南大学发展的基石。时至今日,面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暨南大学必须与时俱进,在大学的精神与文化中增添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就是“止于至善”的价值追求、“宁静致远”的超然心态、“忠信笃敬”的行为准则、“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唯有如此,才能让“暨南精神”长青,才能始终保持充满活力的心态,以勇猛精进的精神将学校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砥砺奋进百十载,如今扬帆再启航。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今天的美好愿景,将在下一个十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暨南大学必将不负使命,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为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继往开来、再谱华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