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大学EMBA知行讲堂第50期——《大学》与智慧人生讲座顺利举办
暨南大学EMBA知行讲堂第50期
9月9日,由暨南大学EMBA举办的第50期知行讲堂在管理学院219举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温春来教授作题为《大学》与智慧人生的精彩讲座吸引了上百人的参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与活泼生动的历史故事,结合当下生活中的诸多案例,解读《大学》的内容,并论述《大学》之道如何指导我们做人与做事,让同学们如沐春风般的感受到了《大学》与人生智慧相关至简,至深的道理。
温春来教授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温春来教授长期为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讲授中国历史、国学,所讲题目包括“中国历史中的行政智慧与领导艺术”“国学智慧与领导力”“儒家思想与智慧人生”“阳明心学精义”“国学智慧文化精髓”“中国历史上的反腐经验与教训”“岭南儒家的思想与事功”等等。
学生课程随想分享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自汉唐以来没有受到过太大的重视,直到中唐韩愈才开始认识到《大学》的重要性。《大学》着重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人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它与治国平天下之间有着重要关系,而其所提出的人生观基本是儒家的进一步扩展,当中的三纲与八条目在后世的处世及治世中广泛流传且影响深远。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所提出三纲,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关于宏扬人们内心善良的品德,促使人民不断改故向新,自我求新,以达到最好的完美境界。止于至善,可以理解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八目中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物是要我们去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事物的本源,意念诚实,端正心意。用当代的话说对相关事物的专业,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自我的修养要意念真诚,修养品德,同时也是要怀揣敬畏之心,有敬畏之心将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对于《大学》八目中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在古代几乎成为读书人和仕大夫的唯一标准理想。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在体现即内求,特别是对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齐家指的是孝敬父母长者,亲近同龄,关爱幼小弱者。爱护和引导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促使家庭和睦。治国是学已致用,参与管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富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平天下是使天下平,平是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的秩序,致使我们对待儿女,对亲朋好友,下属同事以及在处理事物时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构建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及公司环境。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古时明君大多提倡儒家的这一思想。
人生智慧,智慧人生,你GET到了么?
高级工商管理2020级 廖莉君
《大学》是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它以“诚”为核心,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并具有深刻的现代价值。温春来教授的精彩演讲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让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温春来教授耐心地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本次知行讲堂圆满成功,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暨南大学EMBA知行讲堂,更多精彩论坛活动敬请期待!
暨南大学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