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5220049
020—85220050
我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接受新华社专访:“暨南学子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火种”

1月26日,新华社全媒体供稿系统“新华全媒”以中、英双语的方式推出了专题报道《奋斗不停步 改革再出发——“四个自信”筑牢强国之基》。该...

【打造大湾区暨南“智高点”】南方日报“牢记嘱托 湾区追梦”系列报道聚焦暨大助力湾区发展优势领域

2月20日,《南方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湾区追梦”系列报道。在“抓住大机遇 奋发实干建设好大湾区”的综合报道中,以《暨南大学:“大湾区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入选“2018年全球华侨华人十大新闻”

1月4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2018全球华侨华人十大新闻”揭晓。“习近平考察华侨最高学府暨...

40年,暨南大学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上世纪70年代初,有“泰国制衣大王”之称的暨南校友颜开臣途经广州时,专门挤出半天时间回暨大,走到北门,方知学校已经停办,他只能怅然离去。在那离去的背影里...

2019年QS亚洲大学排名公布 我校排名上升33位

近日,Quacquarelli Symonds全球教育集团(简称QS)发布2019年亚洲大学排名,我校位列亚洲第151位,国内第35位。相较于去年的亚洲第184名,排名上升33位,我校是亚洲高校中...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暨南大学,寄语暨大学子

 习近平指出,我国有5000多万海外侨胞,这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独特优势。改革开放有海外侨胞的一份功劳。 他希望暨南大学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自己的办学...

2018.06

07

【暨南典范】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我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这样炼成的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甘守三尺讲台,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于2017年1月病故,年仅58岁。2017年7...

2018.05

03

暨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出炉:明确"三步走"目标

近日,《暨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方案》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近期(2020年)、中期(2035年)和远期(2050年)发展目标,近期重点在一流学科实现突破,...

2018.01

26

我校10名教师当选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委员

~1月17日下午,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协商决定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委员人选共789名。我校10名教师当选。当选的10名教师分别为:我校副校长宋献中教授、副校长叶文...

2017.12

12

暨南大学第五届E战成名商业实战大赛初赛圆满落幕

12月9日,由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和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五届E战成名商业实战大赛初赛(简称“E战成名”)在暨南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各行业的14支参赛战队带着团队项目奔赴战场。暨南大学EMBA教育中心凌子山及...

2017.12

12

暨南大学第五届E战成名商业实战大赛初赛圆满落幕

12月9日,由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和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五届E战成名商业实战大赛初赛(简称“E战成名”)在暨南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各行业的14支参赛战队带着团队项目奔赴战场。暨南大学EMBA教育中心凌子山及...

2017.11

30

你吃的米饭真的有营养吗? ——第五届E战成名“码上吃饭”团队专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大家所担心的问题,很多人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吃水果要新鲜的、刚摘下的农家水果,吃鸡蛋愿意花更高价格买乡下的农家土鸡蛋......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

2017.05

27

《中国教育报》要闻版头条刊发我校报道:《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暨大动力”》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唐根基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完成本硕博连读,就被聘为印尼巴淡世界大学语言学院院长。刚到暨大时,唐根基不会讲汉语。而从暨大毕业时,他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就像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唐根基的成长...

2017.04

20

【广州日报】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接受专访表示: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大洋网讯 “只有切身体会祖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才能加强港澳台侨学子对祖国的认识和联结。”在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联合策划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

2017.03

24

【中新社】广东今年拟拨付暨南大学2.7亿元高水平大学建设资金

中新社广州3月15日电 广东省教育厅15日在其官网公示2017年高水平大学建设资金安排方案,根据安排,广东有12所高校将获得15亿元(人民币,下同)资金支持。其中暨南大学将获约2.7亿元。2015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

2017.03

13

【南方日报】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教授卢馨: 人才建设可实现“自我造血”

全国人大代表卢馨。■“两会”连线现在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广州具有广东乃至华南最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在新一轮的人才竞...